当前时间:2025/10/29 1:48:4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中医肿瘤十大泰斗级大师

发布时间:2025/10/23 10:26:43    发布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会    点击量:646712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肿瘤学领域,有十位杰出的名医如同璀璨星辰,他们不仅在传统医学的沃土上深耕细作,更在研究与临床实践中绽放异彩,引领着中医肿瘤治疗的新方向。这十位名医——刘嘉湘教授、张代钊教授、朴炳奎教授、周岱瀚教授、罗樾之教授、孙桂芝教授、王晞星教授、潘敏求教授、吴勉华教授以及徐经世教授,各自以其卓越的成就和深厚的造诣,在中医肿瘤学的广袤天地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四大名医:刘嘉湘教授、周岱翰教授、朴炳奎教授与罗樾之教授,他们不仅在中医肿瘤治疗的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更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为无数患者带去了生命的希望与光明。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 刘嘉湘教授

  • 学术地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 临床贡献:擅长治疗肺癌,提出扶正培本、佐以祛邪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治疗。

  • 科研成果:在中医肿瘤学领域有深厚的造诣,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的荣誉称号,如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等。

  • 荣誉:2017年被授予第三届“国医大师”称号。

2. 张代钊教授

  • 学术地位:中国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被誉为中医肿瘤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 临床贡献: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案,注重在放化疗过程中采用中医手段减轻患者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 科研成果: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 人才培养: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大批在中医肿瘤领域卓有成就的学生。

3. 朴炳奎教授

  • 学术地位: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临床贡献:擅长治疗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研制出专治晚期肺癌的新药“肺瘤平”膏(益肺清化颗粒前身)。

  • 科研成果: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首都发展基金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工程科研课题,出版多部学术论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4. 周岱瀚教授

  • 学术地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中医肿瘤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

  • 临床贡献:擅长治疗肝癌、肺癌、肠癌、乳腺癌等晚期癌瘤,倡导“带瘤生存”的治癌理念。

  • 科研成果: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癌、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临床研究和中医肿瘤教育工作,研制了抗中成药联花片、鹤蟾片等。

  • 荣誉:2017年入选第三届“国医大师”,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5. 罗樾之教授

  • 临床贡献:有着一剂定乾坤的治疗特点,在脑胶质瘤、肝癌等肿瘤治疗领域取得显著疗效,自拟了“二天四生抗胶瘤合剂”、“罗氏二夏二蛇合剂”、“罗氏灼口清润合剂”、“肝康方”等十大肿瘤特效方剂。

  • 科研成果:多篇研究成果荣获国内外重要医学会议奖项,也是十大巨奖得主、一百多篇论文在国内外重要医学期刊上发表。

  • 学术地位:担任世界第一,中国第一的国际JCI认证的三甲医院总监及担任国际与世界卫生组织科教文卫中心常务理事、世界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荣获多项国内外医学奖项和荣誉。

6. 孙桂芝教授

临床贡献: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她提出的“健脾益肾、扶正培本”疗法,旨在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有效对抗肿瘤,减少化疗副作用。

科研成果:孙桂芝教授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长期从事肿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编写的《孙桂芝实用中医肿瘤学》和《孙桂芝肿瘤病中医临证实录》等著作

学术地位: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首席研究员和特需门诊专家,兼任多个学术职务,如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7. 王晞星教授

临床贡献: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肾癌等实体肿瘤及相关并发症。他凭借过人的医术,将中医在肿瘤领域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显著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荣誉称号:王晞星教授是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优秀人才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学术职务:他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肠道灌疗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负责人等职务。同时,他还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等多个学术组织的成员。

8. 潘敏求教授

临床贡献:他采用了“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的肝癌治疗法,并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不仅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科研成果:潘敏求教授编写了《中华肿瘤治疗大成》《中医内科治疗大成》《潘敏求黎月恒医案精华》《肿瘤特色方药》《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肿瘤科分册》等多部专著。

学术地位:潘敏求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中医、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四届“国医大师”等。这些荣誉充分体现了他在中医领域的杰出贡献和崇高地位。

9. 吴勉华教授

临床贡献:从医四十余年,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众多肿瘤患者。他提出的“癌毒”病机创新理论,为中医药防治肿瘤提供了新思路。在此理论基础上,他采用“消癌解毒”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科研与教学:吴勉华教授主持或参与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部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课题等。他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主编或参与编写了多部教材和著作,其中包括与张伯礼院士共同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该书获得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特等奖。

10. 徐经世教授

临床贡献:在临床中始终坚持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他用药取旨醇正,每以轻灵变通、不伤正气为度,因势引导,发挥机体抗病力为要点,和缓治之。

学术成就:徐经世教授在中医肿瘤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他创立了“扶正安中”大法等学术新观点,为中医肿瘤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提出的“治肝三十二字法”、“治脾胃三原则四要素”等理论方法,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