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使用出生、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
人口出生、死亡登记和统计分析工作是研究人口出生、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和进行人口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科学价值。它是制定社会经济以及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评价人口健康水平及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医学、人口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近年来,虽然人口出生、死亡登记工作质量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理顺工作关系,保证登记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登记工作质量,现就使用《出生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从1993年1月1日起,各地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使用全国统一制定的《出生医学证明书》,作为婴儿出生的医学证明。所有已经开展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登记报告的市、县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使用全国统一制定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作为人口死亡的医学证明。
二、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在已有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登记报告点的省、自治区可逐步扩大登记报告点的范围。没有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登记报告点的省、自治区,应进行试点并加紧建立。
三、 人口出生、死亡登记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有关部门做如下分工:
1、卫生部门负责统一印发《出生医学证明书》和《死亡医学证明书》。医疗卫生单位和基层卫生组织对于每一个活产或死者必须准确、完整、及时地填写《出生医学证明书》或《死亡医学证明书》,并完成有关个案调查工作。
2、出生婴儿或死者的家属必须持卫生部门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书》或《死亡医学证明书》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或注销户口手续;户口登记机关必须凭卫生部门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书》或《死亡医学证明书》办理出生登记或注销户口手续,保存《出生医学证明书》和《死亡医学证明书》。
3、殡葬管理部门应凭盖有户口登记机关公章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第四联《居民死亡殡葬证》办理殡葬手续。
4、卫生部门指定统计人员定期到户口登记机关收集《出生医学证明书》和《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有关的人口数据。经整理、统计后向卫生行政部门填报《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
-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 关于使用出生、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
-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
- 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医改新闻宣传工作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
- 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
- 艾滋病防治条例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
-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 卫生部等3部门关于做好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 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
-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
- 关于加强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管理的通知
- 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 职业资格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
- 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