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2024/4/26 7:57:1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园地

周月华:让丈夫背着出诊18年的好医生

发布时间:2012/4/25 19:43:16    发布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会    点击量:2870

——记重庆市北碚区西河村乡村医生周月华


 

2012-02-14 13:51:28】 来源: 健康报

 

 

  1月30日,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小雨。接到村民杨明龙的求医电话后,周月华立刻背起药箱,在丈夫的搀扶下出了门。淅淅沥沥的雨水让狭窄崎岖的山路更加湿滑难走,平日里半小时能走完的路程,这天走了40多分钟。

  西河村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华蓥山麓的茫茫群山之中,是当地地理位置最偏远、自然环境最恶劣的村落,方圆20公里散居着300余户人家。22年来,因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而无法正常行走的周月华,就是靠着一副拐杖和丈夫艾起的臂膀,踏遍了这里的沟沟坎坎,守护着山村百姓的健康,被人们称为“重庆的张海迪”、“丈夫背上的乡村医生”。“我是一个残疾人,但如果能为别人解除痛苦,我的痛苦就会少多了。”周月华总是这样说。

  病人的需求是牵引她的无形力量

  66岁的杨明龙是一位帕金森病患者,病情严重时无法下地行走,只能请周月华到家里来看病。“虽然周医生自己也行动不便,但只要找到她,不管白天晚上,她总是很快就赶来了。”杨明龙的女儿杨思平说,在父亲患病的10多年里,周医生基本每个月都要到家里来给老人查身体、扎针灸、做推拿。“有了周医生的照顾,老人家少受了很多罪。我们一辈子都感谢她!”

  对病人的要求,周月华从不会拒绝,多的时候一天就能出诊三四回,最远的人家要走3个多小时。在和丈夫艾起结婚之前,独自出诊的周月华一旦遇到不好走的路,就靠抓着路上的草木石块一点点爬过去。“赶上下雨天下雪天也要出去,如果三更半夜人家来喊也要出去。常常是一身干干净净的出门,回来时却变成了满身泥巴。”

  在村民顾地芳眼里,周月华夫妇就是他们全家的恩人。1999年腊月十二,天一直下着小雨。凌晨2点多,顾地芳的儿媳妇突然临产,便打电话请周月华来家里接生。“我当时太心急,忘记了天黑路陡,特别是有段石头路,左边是石壁,右边是深沟,非常危险。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艾起背着周医生来了,也没休息一下,周医生马上就开始接生。等母子平安后,周医生请我帮忙打盆热水来,说要给艾起清洗伤口,这时我才发现艾起满身是泥,手臂和小腿上全是伤口。”原来,就是在那段最危险的石头路上,艾起滑倒了,周月华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艾起整个人都翻下了山路,幸好抓住一丛灌木,才没有掉下悬崖。

  虽然那次的经历至今还让周月华有些后怕,但只要乡亲们需要出诊,她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起身就走。“只要一有人来喊我,就好像无形中有股力量拉着自己往外走,也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了。”

  “他背着我走,到现在已经18年了”

  艾起说,自己第一次见到周月华,正是在她行医的路上。1994年3月,24岁的艾起从外地回家路过西河村,刚好看到了提着药箱艰难行走的周月华。他心生好奇,便向附近的村民打听起周月华的情况。艾起了解到,因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而左腿残疾的周月华从卫校毕业后,便自己在河西村开了个乡村诊所,为的就是让乡亲们再不用每次都步行几个小时到镇上看病。“当时我正因为找不到工作,对生活感到失望。当我看到她这样一个残疾人都能够自强自立,很受触动。”

  “我问他为什么看得起我一个瘸子,他回答说你像这样都够自己求生活,如果我们走到一起,一定会生活得更好。”周月华说,打动自己的正是艾起来找她时说过的这句话。结婚后,这个左腿残疾的女人,成为行走在丈夫背上的乡村医生。“他背着我走,到现在已经18年了。”周月华说。

  伴随着夫妻俩的努力付出,这个乡村诊所也给村民带去了越来越多的帮助,但只要提起儿子,周月华总是带着深深的愧疚。周月华回忆说,儿子4岁那年的一个傍晚,她被村民杨老大喊去出诊,夫妻俩只好把刚睡着的儿子独自留在家里。大约过了3个小时,出诊归来的周月华远远便听到孩子的哭叫声,原来儿子醒来后,在黑暗中不小心打翻了烧在火炉上的开水。等她慌忙地剪开儿子的衣服,看到孩子手臂外侧的皮肤都已经脱落了。“十几年过去了,儿子胳膊上还留着两块巴掌大的疤痕,夏天从不敢穿短袖衣服。”讲起多年前的事,泪水仍然在周月华的眼眶里打转。

  虽然有过这样惨痛的教训,可是等到有人喊她看病的时候,周月华还是要狠下心来,把孩子自己留在家里。“有时候家里没人,孩子连饭也吃不上,就一个人躺在屋外的长椅上睡着了,醒来后身上全是被蚊子咬的包。”

  “一定为乡亲们服务好”

  在村卫生室的桌上,记者看到一个破旧的小本子,周月华在上面记录了自己为家境困难的村民垫付的医疗费。“一共是多少钱,我从来没算过。还有些垫付时就明知道是还不上的,干脆连记也不记了。”

  西河村二社社长黎代寿说,二社原来有一个无儿无女的老人朱仁中,生活十分困难,十几年来,周月华为老人看病从没收过一分钱。后来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周月华垫付的医药费也越来越多,老人觉得过意不去,生病了也不好意思再去找她。周月华发觉后,就每个星期主动上门给老人检查身体。她对老人说:“以后生了病一定给我说,不要瞒我,那点药值不了多少钱,千万不要放在心上。”逢年过节,她还会带着年货去看望老人,直到老人去世。

  由于山上寒气重,村里的关节炎患者比较多,周月华常帮他们扎针灸、拔火罐、刮痧、推拿,从来没收过钱。直到去年村里实施了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收入受了些影响,周月华才开始想到要收费。“患者问我收多少钱,我怕按照规定的标准收大家承受不了,就说随便给吧。但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的,我还是照样不收钱。”

  如今,最让周月华担心的就是村里的人越来越少,村卫生室也越来越冷清。“学校搬走了,厂矿搬走了,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很多人在镇上买了房子。1000多人的村子,现在只剩300多人。”周月华说,以前自己一天能看十几个病人,现在少的时候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一个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而丈夫为了照顾他,也不能外出打工。她也想过到镇上开个诊所,为更多的人服务,却又放不下村里的老人。“只要这里需要我一天,我就一定为乡亲们服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