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全国痼疾名医
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邓铁涛:为中医奔走呐喊
邓铁涛
邓铁涛(左)与奥运蹦床冠军何雯娜合影
◆他治疗重症肌无力屡获良效
◆他重视脾胃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
◆他每每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亮剑
坐在面前的邓铁涛满头银发,面色红润,气度不凡,这位中医界的神奇人物,虽然九十有三,但是挺直的脊背、炯炯有神的目光、快捷的思维方式,和他的名字有着神似。
1937年,20岁的邓铁涛从广东中医药学校毕业,时至今日,大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诠释了这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老人的中国力量。神手挽狂涛,无数濒临死亡的生命被他唤醒,成千上万的学子被他的精神和医术感召,投身民族医药事业……
四处呐喊为中医
半个多世纪来,他经历了中医事业的坎坷曲折。一直以来,邓铁涛始终考虑着“中医出路何在”这样一个大问题,一直为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呕心沥血,魂断梦系,奔走呐喊。
谈到目前中医界存在的问题,邓铁涛说,从解放后中医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出问题。建国初期,中医是157万人,最近卫生部统计中医的人数是27万,这意味着尽管人口在膨胀,但中医在迅速萎缩。事实上,中医在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都是在很艰难地前行。
上世纪80年代,一些人不重视中医,国内出现崇洋媚外的思潮,重视进口药,甚至中成药也要用日本产的。中医历尽挫折,生存艰难,发展更无从说起。
邓铁涛一直在跟中医萎缩的趋势做着抗争。眼见中医事业日渐衰落,邓铁涛感到很痛心,内心十分着急,他常常辗转反侧、夜不能眠。邓铁涛暗下决心,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尽己所能跟中医不断萎缩的趋势作斗争,让中医发扬光大。
终于,机会来了。上世纪80年代,邓铁涛一直为中央领导同志看病,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看病过程中,他用疗效说话,领导一次次被中医的神奇疗效折服,邓铁涛也同时利用与中央领导的密切关系,在中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中医的振兴、崛起说话。1985年,邓铁涛第一次以普通共产党员的名义,写信给中央领导徐向前元帅。
徐帅有心脏病,一直找邓铁涛看。1985年,徐帅来广东过冬,有一天吃了西瓜,到夜晚便拉肚子,然后感冒、发热。凭经验,徐帅每次发热都要20来天才能退,随行人员早已习惯,没打算找邓铁涛。看着徐帅难受的样子,徐帅的夫人提出找邓铁涛试试看。邓铁涛为徐帅认真诊脉后说道,徐帅吃了西瓜是肠胃受寒,所以要给他驱风寒治疗腹泻,还给点温散药来解表。服药后第2天,热稍退,再改用清热法,结果1天烧就退了。烧退了,而且是只用1天就退了平常要持续20多天的热,徐帅舒服、轻松了许多,他和夫人都十分感谢邓铁涛,徐帅随行的医生(学西医的)也觉得邓铁涛很了不起。
这时,邓铁涛诚恳地向徐帅表达了让中医发扬光大的心愿。徐帅被打动了,马上承诺要向中央反映情况。邓铁涛十分激动,回家后立即奋笔疾书,向徐帅写了一封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要振兴中医的信,“中医在鸦片战争以后,受尽歧视与摧残,但仍巍然独立,与现代医学并存。解放以后,受改造中医思想的影响,中医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重视,出现后继乏人、乏术的局面。如果再不花力气去抢救中医学,等现在的老中医都老去,再去发掘就迟了。发展传统医药已明文写入宪法,但我们失去的时间太多了,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使之早日复兴。”这封信,首先徐帅批示,然后胡耀邦、乔石也作了批示,到了卫生部部长崔月犁批示,才用了7天。
到了1985年的49次国务院会议,在时任国务院主要领导的重视下,会议决定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6年12月,国家中医管理局正式成立,中医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从此,中医发展加快了脚步。
对于中医的问题,邓铁涛从不含糊,中医每每遇上风吹草动的事情,他总第一个挺身而出。1990年,国家进行机构改革,邓铁涛听说中医药管理局要被精简,他立即牵头我国各地名老中医再次上书中央,这就是在中医药界著名的“八老上书”(邓铁涛、方药中、何任、陆志正、焦树德、张琪、步玉如、任继学)。
他们提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能撤销,其职权范围和经费不能减少,另外还建议各个省都设立中医药管理局。1个月后信访局回信,同意“八老”的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得以保留。
第三次上书时刚好“八老”在广州授徒。邓铁涛发现中央总的政策要“抓大放小”,而且有很多中医院准备合并到综合医院,中医学院合并到西医学院。“八老”又着急了,于是又联名上书朱镕基总理,提出对中医、西医不能抓大放小,西医是壮年,中医是少年,你抓大放小,中医就活不了。结果朱铭基总理批复了,原来有6个中医学院想合并,结果只有两个合并入了西医院校。
非典流行期间,邓铁涛第四次上书。随后,吴仪在当年5月8号召开的中医座谈会上,强调中医对非典有防治的办法,然后中医才介入到防治非典中。
邓铁涛将个人命运与我国中医学事业命运紧紧相连,在古稀之年,他把自己日夜思考的中医药问题写成论文《中医学之前途》,提出了20世纪80年代中医事业的前进方向,中医药学往哪里发展等令人深思的问题。邓铁涛认为一是要向历史请教,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内因”,中医之兴亡,将取决于现代之中医,如果目标一致,团结合作,中医的振兴经过艰苦努力是可以做得到的。
生命不能言弃
作为医者,他有着一颗仁爱为怀的心,多年来,他不仅用自己高明的医术尽心尽力为患者解除身体上的痛苦,而且还尽己所能从精神上、经济上帮助他们早日康复。他说:“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不能轻言放弃。”
重症肌无力治疗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这是一个高风险的病种,重症肌无力危象可多次发生,一次抢救成功则易,而第二、第三次抢救成功则难。
针对重症肌无力危象,邓铁涛参与抢救过数百次。2003年的4月,湖南安乡12岁男孩林林罹患重症肌无力,在某大医院上了呼吸机后被告知救治无效。打听到邓铁涛擅治这种病,林林的父母将房产变卖,筹得仅有的1万元钱辗转找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5天的治疗,病情虽有好转,但1万元已告罄。拿什么来救自己的孩子?4月17日,绝望的父母冲入ICU,拔下了林林身上的呼吸机套管和氧管,捏着孩子瘦削冰凉的小手,看着他艰难地睁开双眼后,无奈地准备离去。听到消息后,当时已经87岁的邓铁涛第一时间往12楼的ICU病房赶,进入监护室时,林林已奄奄一息,张着口努力地呼吸,气息将停。邓铁涛翻开被褥,发现孩子骨瘦如柴,不禁又急又心痛:“小孩瘦成这样,单靠药物哪能起作用?”说完,老人家马上拿出带在身上的5000元,叮嘱ICU护长:“快到营养室买鼻饲食物,要保证每天所需能量,有胃气才有生机。”他又对ICU主任说:“重上呼吸机,费用我先垫。”邓铁涛为林林免费提供中药“强肌健力口服液”鼻饲,还再三嘱咐医护人员要加强护理,给林林吸痰除痰,翻身拍背,清洁口腔,适当增加饮食量等。
孩子终于有救了,4月21日,邓铁涛再次来到患儿床边。孩子看到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护士告诉他说:“这是你的救命恩人邓爷爷啊”。孩子的眼眶湿润了,插着气管无法说话,示意护士拿纸笔,歪歪扭扭的写了几个字:“邓爷爷,你为什么要救我?”邓铁涛倒一下子被问住了,“学雷锋,希望你长大报效祖国。”老人的话言简意赅,孩子领悟了。4月28日,患儿小林脱离呼吸机。孩子的父母也回来了,一见邓铁涛,双双下跪,邓铁涛搀扶起孩子父母给予安慰。5月6日,气管切口封上;5月12日,转入普通病房;5月19日患儿可以自行吞咽饮食;5月23日拔除胃管,终于解除了鼻饲食物的痛苦,孩子吃饱饮足,此时体重已增加至21千克,可以步行活动。
邓铁涛在抢救患儿的同时,还请香港的方女士帮忙支付了2万元。有热心人知道消息后,又送来1万元,还清了所欠医院的费用。2003年6月9日,小林出院随父母回到湖南老家,广州名医治好小林的消息轰动当地。
上海一位姓戴的先生,气管切开后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得到邓铁涛寄去的处方而获救,《文汇报》记者用“连续八个月寄药方,爱心飞过千山万水,上海患者幸遇广州华佗”报道这一事实。2009年1月15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到甘肃省科技厅一位干部感谢信函:“多年来我一直疾病缠身,自2004年底情况越来越糟,2006年初自觉不行了……两年多了,经过邓铁涛教授不断调治,病魔象抽丝般剥去,至今我已经从躺着都呼吸困难的人,变得可以去户外走动生活自理,对于一个几近死而复生的我来说,再造之德救命之恩感念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治病重视脾胃
邓铁涛治学,博而不失其精,实而不失其高,近而不失其远。他既重视理论又着力于临床,他从脾胃论治,挑战重症肌无力,益气除痰治冠心病,提出五脏相关学说。
邓铁涛向来重视脾胃论治,看他的方子,我们发现总少不了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之药。邓铁涛说,他从上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着手收集研究,发现从脾胃论治的疾病十分广泛,除能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之外,其他系统如循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多种疾病,都有采用脾胃论治而收到良好效果的例子。
曾经有一位女性病人,62岁,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高度膨出,严重影响生活起居,要准备手术治疗,但由于心律失常,频发多源性室早、阵发性心动过速,手术医生让其治好心脏病后再去手术。患者找到邓铁涛,四诊毕,邓铁涛认为两病可以同治,皆因脾虚中气下陷所致。让其先重用吉林参,继服补中益气汤加减。半月后检查心电图改善而心悸除,两月余而子宫返其原位,追踪半年两病俱愈。免挨一刀,病人对邓铁涛千恩万谢。
邓铁涛运用脾胃学说治愈许多疑难病证,弟子问他有何“验方”?观其方只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平常之药,十分疑惑。每遇这种情况,邓铁涛总幽默地说:“打仗都是靠海陆空三军,但有人打胜仗,有人打败仗。”其实,邓铁涛用药,妙在药量,单说黄芪一味药,治盗汗用9克,低血压用16克以下,高血压用30克以上,治重症肌无力用100克~120克,治截瘫曾用250克。
邓铁涛以脾胃学说为指导,主持“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1990年通过国家技术鉴定,提出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病机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治疗上应以补脾益损为主,拟定强肌健力饮(胶囊)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主方;初步揭示了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该成果获1991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获奖后,邓铁涛又继续深入研究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救治。中医参与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中药剂型的改革是关键。邓铁涛从1994年研制强肌健力口服液制剂,解决给药途径、容量、通道等临床难题,从而提高疗效。
对于冠心病,现代许多医家都认为是血瘀为患,要采用活血祛瘀治法。邓铁涛长于诊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金匮要略·胸痹篇》,并从1975年起对数百例冠心病人作临床研究。经观察,他认为广东人身体素质较之北方人略有不同。岭南土卑地薄,气候潮湿,故冠心病患者,以气虚痰浊型多见,由此邓铁涛提出了“痰瘀相关”理论,认为痰是瘀的初期阶段,瘀是痰浊的进一步发展,冠心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拟定“益气除痰”的治疗方法,此法在临床上十分实用。
1988年,邓铁涛发表了“略论五脏相关代替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学说更名为“五脏相关学说”是提取中医理论的精华内核并加工提高的一种革新。“五脏相关学说”内涵为:在人体大系统中,心、肝、脾、肺、肾及其相应的六腑、四肢、皮毛、筋、骨、脉、肉、五官七窍等组织器官分别组成的五个脏腑系统。在生理情况下,本脏腑系统内部、脏腑系统与脏腑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人体大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自然界、社会之间,存在着横向、纵向和交叉的多维联系,相互促进与制约,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协调机体的正常活动;在病理情况下,五脏系统又相互影响。简而言之是五脏相关。
五脏相关学说无论从理论的高度,还是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瞩目。2005年,他申报的《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课题已纳入国家科技部的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
邓铁涛从一名普通的中医,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临床家、理论家、教育家,他曾写有一篇题为《万里云天万里路》的自传体文章,文内由衷之言,给人鼓舞和启发,“中医学的前途有如万里云天,远大光明,彷徨了几十年的中医可说已走在大路上。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就看现代中医、西学中和有志于研究中医的其他科学家们的努力了”,这是邓铁涛的期望。(记者 方宁 通讯员 张秋霞)
邓铁涛小传
1916年10月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
1932年-1937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1962年、1979年两次获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
1990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03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5年6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6年12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2008年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治未病”工作顾问
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
- 李杜荣—全国中医名医
- 强巴赤列—全国藏医名医(藏医巨擘)
- 田景丰—全国中医肿瘤名医
- 贺普仁——全国神针名医
- 路志正—全国杂病名医(杂病怪手)
- 罗樾之—全国肿瘤名医(世界肿瘤克星)
- 姚开泰—全国病理名医
- 邓铁涛—全国痼疾名医
- 郭子光—全国奇症名医(奇症克星)
- 吴孟超—全国肝胆病名医
- 侯凡凡—全国肾病名医
- 裘沛然—全国难治病名医(鸿儒大医)
- 吴祖泽—全国血液病名医
- 班秀文—全国妇科名医(妇科宗师)
- 颜德馨--全国疑难病(衡法之父)名医
- 王世真—全国核病名医
- 陈可冀—全国老年病名医
- 贺福初—全国细胞学名医
- 金国章—全国药理名医
- 韩济生—全国神经生物名医
- 韩启德—全国心血管病名医
- 鞠躬—全国神经生物名医
- 沈自尹—全国中西医结合名医
- 李朝义—全国神经科名医
- 汪忠镐—全国血管病名医
- 李振华—全国脾胃名医
- 周仲瑛——全国内科名医
- 张学文—全国急症名医
- 何任—全国金匮名医
- 苏荣扎布—全国蒙医名医